印度尼西亚
美国与印尼发表对等贸易协议框架联合声明
7月22日,美国与印尼发表关于对等贸易协议框架的联合声明。主要条款包括:一是印尼将消除美对印尼出口的工业产品、食品和农产品约99%的关税壁垒,取消对向美国出口工业商品(包括关键矿物)的限制。印尼将努力解决非关税壁垒,包括免除美国公司和原产商品的本地成分要求,接受按照美国联邦机动车辆安全和排放标准制造的车辆。印尼采购价值32亿美元的飞机、45亿美元的农产品、15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二是美对印尼原产商品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降至19%,且部分非美国内生产商品可进一步降低税率。三是美国和印尼将就原产地规则进行进一步谈判。双方将在出口管制、投资安全和打击逃税方面进行合作。
监管风险上升可能迫使印度尼西亚种植园主缩减规模
公共投资银行(PublicInvest)在最近一份报告中指出,印尼监管风险上升,可能导致一些种植园企业在经历大规模土地征用之后,在较长时期内缩减规模或退出经营。
近日,印尼当局没收了数十万公顷的种植园土地,这些土地横跨中加里曼丹省、廖内省、北苏门答腊省和南苏门答腊省,此前由232家企业控制,现已移交给阿格里纳斯公司(Agrinas),这是一家2025年初在总统Prabowo Subianto领导下成立的国有企业。
此次土地征收行动由印尼环境与林业部、国防部和总检察长办公室联合开展。工作组设定的目标是,到8月份收回300万公顷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的林区种植园。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上半年贸易顺差555亿令吉
据马来西亚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出口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8%,达到7602亿令吉,进口额增长5.9%,达到7046.7亿令吉,贸易顺差为555.3亿令吉。
美国将马来西亚关税从25%降至19%
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命令,宣布马来西亚税率从25%降至19%。
根据最新的关税政策,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柬埔寨税率也是19%。
越南面临20%的税率,文莱25%,老挝和缅甸40%。新加坡未被纳入最新一轮关税调整范围。
沙捞越家具业推出全球增长战略计划
在沙捞越家具行业协会(SFIA)第17届委员会(2025-2028年)就职晚宴上,沙捞越家具行业协会与沙捞越木材工业发展公司(STIDC)联合发布了一项全面的战略计划,以提高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该计划重点聚焦可持续发展、行业创新、供应链发展和出口市场拓展四大领域,其中一大亮点是根据第13个马来西亚计划(13MP),在德玛劳特(Demak Laut)和丹绒马尼斯(Tanjung Manis)建立两个专门的家具产业园。
此外,STIDC和SFIA正在制定家具产业蓝图,旨在解决原材料短缺、熟练劳动力不足、成本上升和全球竞争激烈等持续存在的挑战。
马来西亚成立欧盟零毁林法案专委会
马来西亚政府将持续与欧盟及国际组织展开对话,争取在《欧盟零毁林法案》(EUDR)基准评估体系中脱离“标准风险”国家分类。
为此,马来西亚政府近日成立了一个专委会,由种植与原产业部(MPC)、自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部(NRES)以及投资、贸易与工业部(MITI)共同主持工作。
该委员会的一个关键优先事项是确保马来西亚在EUDR框架下能进入低风险分类。具体任务包括加强国家溯源系统,并确保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森林资源评估(FRA)提供可靠的森林数据,原因是,该评估构成EUDR国家风险评估的定量基础。
该委员会还将作为马来西亚与欧盟委员会对接的核心渠道,负责提交官方数据、政策更新信息,以及参与技术交流。
此外,委员会正在研究泰国等国家如何获得了低风险分类,从而找出差异并加以改进。
泰国
BOI推出五项重大措施,应对特朗普关税与贸易战
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宣布推出“提升泰国企业竞争力以迎接新时代”五项措施,积极应对美国报复性关税政策和全球贸易战带来的挑战。
五项措施包括:
加强中小企业(SMEs)竞争力:升级设备、节能、转型为高科技产业,税收优惠提升至5年免税,金额上限为100%投资额。
推动本地零部件使用:适用于电动车和电器产业,获得“泰国制造”认证(MiT)可享额外2年企业所得税50%减免。
加强生产流程审核:防范“借壳出口”风险,必须有实质性加工流程。
调整高风险与过剩产业的投资政策:停止支持太阳能板、部分钢铁等,高污染产业必须设于工业园区。
规范外籍人才聘用:大型企业至少70%员工为泰国人,高管月薪不少于15万泰铢,专家不少于5万泰铢。
泰财政部推出多项措施刺激经济与出口
近日,在“解锁泰国未来”论坛上,财政部副部长抛普表示,政府已制定一系列政策,以刺激今年下半年国内购买力并支持出口行业,特别是应对可能受到美国关税影响的出口行业和相关工人。
财政部已准备金融与财政两方面措施予以支持。金融方面,将通过国有专业金融机构提供约2,000亿泰铢新增软贷款,用于支持泰国企业开拓美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财政方面,政府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运输系统,以助力出口与经济发展。同时,正全力推动泰国金融中心建设,相关法案已准备提交国会审议。新法案将支持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数字金融工具的发展,有望为泰国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注入新动能。
泰国部分木材产品价格继续上涨
泰国商业部贸易政策与战略办公室主任兼商业部发言人Poonpong Naiyanapakorn透露,受原材料和其它生产成本上涨影响,6月泰国地板、门框和窗框等木材产品价格继续上涨。预计第三季度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以及政府加快预算拨付刺激经济,或将推高建筑材料价格。
Poonpong Naiyanapakorn还表示,多地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石油、能源和金属等价格大幅波动并呈上行趋势。这些外部因素具有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
中国
上半年家具制造业利润总额106.4亿元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具制造业呈现持续下行态势。1-6月累计营业收入达3023.9亿元,同比下滑4.9%,较一季度降幅扩大2.7个百分点,显示行业面临较大市场压力。
成本控制方面,营业成本与收入基本同步下降,1-6月累计成本2512.1亿元,同比下降5%,成本收入比维持在83%左右,表明企业主动采取了减产控本措施。
利润表现方面,利润总额降幅显著,1-6月累计利润106.4亿元,同比下滑23.1%。值得注意的是,1-6月累计利润降幅(23.1%)较一季度(40.1%)收窄17个百分点,显示边际改善迹象。
中国木材进口半年报出炉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木材进口金额达到58.11亿美元(约417.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9%;进口数量达到2894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1.7%。
其中,中国原木进口达到1679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58%,同比下降10.8%;进口金额达到26.95亿美元,同比下降17.6%。上半年原木进口平均单价同比下降7.7%。
锯材进口达到1215万立方米,同比下降12.9%;进口金额达到3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3.1%。上半年原木进口平均单价同比略下降0.2%。
整体上看,原木和锯材进口同比均呈现双位数下跌。从季度进口走势来看,二季度原木和锯材进口均较一季度环比增长8.16%。
业内急盼木材市场回暖
当前,中国木材市场呈现分化行情,这与下游产业需求的结构性变化相关。仅核桃木和金丝柚处于涨价状态。其中,核桃木进口材价格每立方约上涨200元;国内加工锯材每立方上涨500元。其余部分材种价格相对保持稳定。
7月以来,受高温暴雨等天气影响,木材市场步入阶段性调整。下游方面,建筑工程进度出现放缓,家具厂产能亦较年初回落。对于后市走向,业内普遍寄希望于9-10月传统旺季需求能够回暖。同时,也有商户预判,多数木材品类价格有望在9月触底反弹。
下半年中国新房销售降幅或将扩大
中指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行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核心城市表现出韧性。但居民收入预期、房价预期及优质供给仍偏弱,二手房对新房“替代效应”明显。考虑去年四季度政策带动销售基数抬高,预计下半年新房销售降幅扩大,全年增速或低于中指年初中性预测。结构性机会集中于“好城市+好房子”。供给端方面,受销售波动与高库存影响,开工和投资仍将承压。
邮箱:ggsc@itto-ggsc.org | 电话:86-10-62888626 |
填写邮箱以收到最新资讯 |
|
Copyright © 2002-2025 全球林产品绿色供应链倡议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大网络